1999年讷河市一村民熟睡时被害凶犯交代:雇我的人你们都认识

2025-02-21 12:56:47 利来·国际(中国)最老牌有限公司官网 浏览次数

  根据以上推断,孙德贵局长立即做出下一步的工作安排★,命侦查员们兵分两路,一路人马在村子里走访村民★,排查出与胡钦海有利害关系的人,尤其是有仇的人,要格外注意★★;另一路人马则立即前往讷河镇,寻找这柄大片刀的来源,再进一步从这条线跟进★★,进而找到凶手★。

  8月23日15时,警方将李竞维★、罗宝军二人带回讷河市★,二人对犯罪事实供认不讳,当警方问及他们背后的主谋是谁时,李竞维的交代令侦查员颇为震惊:“其实,雇我的人你们也都认识!”

  老人稍作回忆后★★,便肯定地告诉孙德贵★★★,昨天凌晨两点多★,确实有一辆车从这里路过★,因为车的发动机声音把我惊醒了,我还以为是有人偷瓜,结果那辆车并没有停,直接呼啸着离开了。

  住在胡钦海家附近的村民在梦中惊醒,但屋子里的灯却怎么也拉不亮★★,慌乱中借着月光穿好衣服的人们,陆续地循声赶到胡钦海的家门口,他们见到了惊魂未定的胡钦海妻子,却并没有见到凶犯的模样★,只看见了一辆汽车的红色尾灯逐渐远去★,消失在黑夜中。

  革新村的排查工作基本完成★★★,但村委会几人的情况并没有具体掌握★★,如果直接了解显得不信任,不利于后续工作开展,孙局长便临时决定借着吃饭来侧面观察一下再说。孙局长在用餐时,还真就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田秀昌副村长,在吃饭的过程中,双眼一直回避与孙局长对视★★★,引起了孙局长的怀疑★★,为了试探他的虚实,孙局长开玩笑的对田秀昌说道★★★:“老田今天咋了,是不是做什么亏心事害怕见警察啊★★★?★★★”

  讷河市公安局接到报案的时候已经是凌晨四点左右,刑警队长秦玉山是一个雷厉风行的人,不论什么时候,案情即是命令,秦玉山接警后立即行动★★,一边向主管刑侦工作的副局长吕定志汇报案情,一边通知手下的刑警立即出警。

  这时有人提议,先进屋里看看胡钦海怎么样了再说,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同意。众人来到胡钦海卧室,却怎么也打不开灯,等到点亮了蜡烛一看,才发现胡钦海受了重伤,大伙儿一起将他抬上了四轮车★★,送往讷河市人民医院抢救。

  灯灭不久★,革新村五屯最后一排房中的一户人家,突然传来一阵剧烈的犬吠,那是村民胡钦海的家,在犬吠以后,又传来一阵女人的惊恐呼救声,胡钦海的妻子披头散发★★,身上带着血,光着脚跑着呼了院子大门,一路奔跑一路呼喊★★★:“杀人了!”

  一名村民在深夜遇害★★★,警方不眠不休、抽丝剥茧迅速将嫌犯缉拿归案,没想到的是,凶犯在审讯时交代,背后的主谋村民们都认识★★★,这到底是咋回事呢?

  有了这句话做铺垫★,侦查员们对他们接下来的话已经有了心理准备,但他们说出雇佣他们的人时★★,还是让侦查员们觉得不可思议★★。根据他们交代★★★,雇佣他们作案的共有四人,分别是村民村委会书记吴贤忠、村长崔绪柱、副村长田秀昌以及村会计何邦先。一听到这几个人的名字★,侦查员不禁感叹,这几个人他们可不是都认识嘛,前两天晚上还与他们一起吃过饭呢★★★。

  秦玉山带人赶到讷河市人民医院时★★★,时间是凌晨4点10分,此时的胡钦海已经是危在旦夕★★★,生命随时可能结束,由于秦玉山出警迅速★,赶在胡钦海最后一刻与他见了面★★,秦玉山见胡钦海似乎还有意识★★,就试探性的俯下身去在他耳边问道:“砍你的人你认识吗?★”胡钦海闻言后没有立即做出回应★★★,过了好一会才用力摇了摇头。

  此时,天色已晚,副村长田秀昌在家里准备了一些饭菜,邀请孙局长一行人到自己家里用餐,当孙局长得知田秀昌准备的菜是土豆、茄子、玉米等农家菜,就没有拒绝他的好意★★★,带着侦查员到他的家中吃起了饭。

  孙德贵局长听完每个人的汇报后,还是决定将调查重心转移到讷河镇内★★,继续狠抓“大片刀★★”这条线日中午刚过★★,刑警大队副大队长姜庆祥就带着侦查员排查完了讷河镇内近百个卖刀商店和摊位,所有卖刀人给出的信息都指向了一个售点,他们口径很一致,这种练武用的“大片刀★★★”★★★,在讷河镇只有一个售点在卖★。

  秦玉山见状★★,立即再提了一个问题:“罪犯几个人知道吗?”又过了大概一分钟左右,胡钦海才费力地抬起了右手★,伸出三根手指。没等秦玉山再次提问,胡钦海刚刚抬起的右手就重重地落了下去,永远地闭上了双眼。事后★★★,经过警方法医的尸检报告确认,胡钦海被砍16刀,因失血性休克死亡。

  经过细致勘察了解到★★,胡钦海的家共有两间砖草房,厨房和大厅位于东侧★★,胡钦海与妻子睡觉的卧室位于西侧靠北墙的位置,卧室内有一铺大炕,炕上凌乱的扔着胡钦海夫妻盖的被褥。

  第二,凶手在进入胡钦海家之前,先将村里的电闸拉开,又提前准备了逃跑的作案工具,说明他们对胡钦海家附近的环境很熟悉,应该是早有预谋;

  孙德贵局长得知上述信息后,对那把损坏的大片刀很感兴趣。孙德贵虽然贵为局长,但他也是一个老刑侦了,而且只要是辖区出现命案,就必然要亲临现场与普通侦查员一样进行现场勘察。

  革新村党支部书记吴贤忠、村会计何帮先等村委会的人也全部都来了★。席间,孙局长不断夸赞着土豆、茄子蘸大酱吃是美食★,引来大伙儿一致赞同★★★。孙局长虽然看似与众人闲谈★★,其实他答应与田副村长一起用餐还有另一层深意。

  实施作案当晚,李竞维等三人坐上事先约好的出租车,但他们没有直接乘车去目的地,而是狡猾的先向拉哈镇驶去,并在拉哈镇的一个大浴池暂时休息★★★。直到半夜时分,三人才匆匆出来★★★,乘之前的出租车前往革新村的胡钦海家作案★★★,当时的时间大概在凌晨两点左右,作案后,他们并没有直接返回讷河镇,而是乘坐这辆出租车再次回到拉哈大浴池休息,并将出租车打发走★★,第二天乘火车回到讷河镇。

  这样的排查结果令姜庆祥非常兴奋,他不顾疲惫,直奔这个售点而去★,经过多番打听,终于见到了售点的主人,姜庆祥问他是否记得最近有谁买过这种练武的“大片刀”时,售点主人略作思考★,便肯定地告诉姜庆祥★★★,最近一段时间★,他只卖出去了两把这种“大片刀”,一把卖给了他认识的张某,另一把则卖给了一个陌生人,他也不认识★。

  孙德贵局长拿起那个大片刀和刀柄后,发现刀柄上缠着白色胶布,他端详了一会儿,将刀柄和片刀合在一处,确认二者曾属于一体★★。孙德贵局长不愧是老刑侦,见多识广,当他端详完毕★★★,便说出了这柄片刀的关键线索,令周围的侦查员心生佩服。

  在炕上有一把大片刀立即引起了侦查员的注意,这个大片刀很有可能就是罪犯行凶的凶器,慌乱中被丢在了炕上,上面还留有血迹★★,或许是因为罪犯行凶时用力过猛,大片刀的刀柄与刀身分为两个部分散落在炕上★★。除此之外,还有正屋的玻璃窗被打碎★★,碎玻璃散落一地。

  首先,根据现场的情况来看,并没有翻动物品的情况,说明凶手不是谋财★。而且★★★,凶手刚行凶时,第一刀砍在胡钦海妻子的头部,发现砍错人后,没有继续对胡钦海妻子继续伤害,而是立即调头持刀砍向胡钦海。从这一点来看,基本可以排除情杀,他们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对胡钦海一个下手,侦查员们根据勘察情况,将这件案子初步定为报复杀人★★★;

  秦玉山是老刑侦了,了解当时的情况后,立即做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刑警们在他的指挥下,兵分两路行动,一路跟随他到讷河市人民医院,看看胡钦海那里有没有可以提供给他们的重要线索;另一路侦查员则直奔革新村五屯的案发现场赶去,对现场进行封锁和侦查取证。

  四人归案后★★,在铁一般的事实面前无从抵赖,主动交代了他们为何要雇凶作案的来龙去脉。胡钦海★,又称胡二★★★,在他们的眼中就是一个“村霸”,并列举出了胡钦海在村里的一些劣迹★★★。

  他们此举的目的非常简单,就是希望通过这样的行车路线来误导警方的调查★★★,但是他们留下的大片刀,却暴露了他们在讷河镇的信息,而且他们返回拉哈镇时被守瓜地的老者看到行踪★★,革新村虽然与拉哈镇在讷河镇的不同方向,但他们乘车赶往拉哈镇时★★★,与讷河镇在同一个方向,并没有起到误导的作用★。

  革新村全村共有700余户,人口3000余人,警方的排查工作量很大,孙德贵局长始终跟进这项工作★★★,一刻也没离开★,从清晨一直排查到晚上八点多★★★,侦查员与民警们一天滴米未进,此次大排查一共取得37个重点嫌疑人的信息★★,不过,随着调查的深入,这37个人都排除了嫌疑,排查工作一度陷入困境。

  看瓜地的老人听说孙局长是来调查案子的时候,深为感动,他说:“孙局长深夜亲自走访调查,这嫌犯呐,一定跑不掉。★”孙局长亲切地问老者★:“昨天凌晨两点左右,您是否见到过有车从这里过?★★”

  1999年8月20日晚★,东北的空气里已经有了初秋的味道★★★,农忙季节的农民★★★,在这片黑土地上挥汗如雨的劳作,只有在静谧的深夜里★★★,这份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疲惫才能得以短暂的缓解。

  孙德贵听了老人的话,心中有了盘算,这辆车很可能就是凶犯的车,他们既然乘车路过此地,又在现场留下了只有讷河镇才有的大片刀,凶犯很可能是连夜乘车来到革新村行凶★★★,再乘车潜逃回讷河镇,从这两个线索来看,凶犯应该就是讷河镇的人。

  由于孙局长和侦查员当晚并没有就此收工的打算,他们准备连夜继续调查,与时间赛跑,所以,饭局很快就结束了★★★。侦查员们在饭后向周边的村子赶去,继续排查胡钦海的密切联系者和仇人,孙局长则带人沿着那条出村的公路一路察看,希望能够在途中发现一些蛛丝马迹。

  随后★,孙德贵局长又立即在现场开展了案情分析会,让参会的勘察人员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经过一番讨论分析★★★,最终得出了一致的推论。

  刑警队长秦玉山则带着侦查员们向村民了解胡钦海的人际关系,排查仇人的方向虽然没有结果,但却意外获得了一些让秦玉山没想到的信息★。原来,死者胡钦海★★★,村里人都叫他胡二★★★,33岁,他不是普通的村民,曾当过革新村五屯屯长,还当过村里的治安员,但他为人并不安分,经常做一些仗势欺人的事情出来,手底下还聚集了一帮★★★“兄弟”★。

  孙局长的一句玩笑话,令田副村长更加窘迫了,好在这个时候★★★,革新村党支部书记吴贤忠★、村会计何帮先帮忙打圆场★★★,接过了话茬,这才帮田副村长解了围,但田副村长的窘态,还是引来了饭桌上的一阵大笑。

  胡钦海固然有错,但吴贤忠、崔绪柱、田秀昌以及何邦先四人做法太过偏激,不仅知法犯法,还自以为犯案计划天衣无缝★★★,他们哪里知道,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又岂是他们几人能轻易逃避★?在孙局长的带领下★★★,侦查员们抽丝剥茧★,将复杂的案情清晰明朗化,把隐藏在队伍中的极少数败类给及时的揪了出来,并迅速将他们绳之以法★,体现了维护人民利益的决心!

  秦玉山忙完这边★★★,立即驱车赶往革新村五屯的案发现场,等秦玉山赶到那里的时候,讷河市公安局局长孙德贵与副局长吕定志也已经抵达现场★★,三人在现场一起参与到勘察工作中★。

  直到午夜时分★,孙局长等人才带人返回巨和乡的派出所,准备休息一下,明天继续查案。但在途中,孙局长却有了一个新发现,原来,公路旁的瓜棚里,此时亮起了灯光,孙局长见状★★,立即叫司机停车★,到瓜棚里与守夜的瓜农见了面。

  黑龙江省讷河市巨和乡革新村五屯,凌晨两点左右★,村民们都已经陷入熟睡,高悬在革新村村委会门口的那盏白炽灯却罕见地熄灭了,村里的人都知道,这盏灯是一盏“长明灯”,平时都是24小时点亮,如果这盏灯熄灭,那就一定是村里断电了★★★。失去了这盏灯的光亮,革新村顿时陷入黑暗中★★★。

  孙德贵告诉大家,这把大片刀,并非是寻常之物,只有练武术的行家才会使用它,只有在讷河镇才能买到,买它的人也不会很多★★,想要破这件案子,突破口可能就在此刀之上★★。在得到局长的指示后,立即有侦查员赶赴讷河镇,追查这把大片刀的来源和去向。

  孙德贵局长有了打算以后★★★,告别了看瓜地的老者,返出所指挥部后★★★,也顾不得休息★★★,立即着手布置调查任务,这一次的调查方向,重点放在了讷河镇。

  吕定志见到三人后★★,故作疲惫的状态★★,称副局长不好干,还不如他们几人逍遥自在★★,三人闻言后,立即恭维了起来。吕定志佯装高兴★★★,又故意透漏出信息,说警局马上就要收队了,令三人放松警惕★★,同时对三人轻松地说道:★“一会儿你们跟我去乡派出所做一下笔录,这件案子就算完了★,但这次因为你们村的事情跑前跑后★★★,你们可得好好安排我吃一顿好的。★★”

  在1995年11月★★★,曾有十几人来村里找他打架,结果因为胡钦海叫来的人更多★,将对方的人打伤两人★,全都是腿骨骨折。尽管知道胡钦海不是老实人,但在排查与他有仇的人时,也没有发现具备犯罪动机和犯案时间的人。

  根据村民提供的线索,当天晚上的电灯打不开★★★,应该是有人将村里的电闸破坏了。侦查员立即赶往位于村后30米左右的变压站房内查看,电闸果然被拉开了★,由于变压站房设置在田里★,那里的土质松软又人迹罕至,侦查员在现场发现了一些清晰足迹,初步认定应该是罪犯或者是其同伙留下的脚印★★。

  另一边调查的人马也有收获★★,副局长吕定志找到了胡钦海的妻子潘立辉了解情况★,她回忆说,当天她正在熟睡★★★,突然被一声玻璃破碎的巨响惊醒,立即伸手开灯却没亮,这时头部被砍了一刀就晕了过去,等她醒来的时候,见到丈夫已经重伤在炕上★★,她就赶紧跑出去喊人求救了★。

  第三,根据大片刀只能在讷河镇买到来看,凶手很可能就在讷河镇生活★★,并且与练武术的人有密切联系。

  四人在村里有一定的地位,但他们在胡钦海面前,却屡屡受委屈★★。比如今年春天,村里决定不将自来水工程包给胡钦海了,引起了他的不满,他直接找到吴贤忠,扬言要拿到5000块钱或者将工程包给他一部分★★,工程才能顺利进行,否则谁也别想开工,四人心里虽然不痛快,却还是选择了妥协。这件事发生以后★,让四个人觉得非常没面子,他们认为,就是因为有胡钦海在村里作梗,才导致他们无法正常行使权力★★★。

  1996年春节★★★,胡钦海的弟弟胡钦广与外村的青年郑金奎发生口角,郑金奎将他的脚后跟砍伤。事后★★,胡钦海带人去郑家打击报复★,不仅痛打了郑父一顿,还逼着他们家拿出12000元赔偿才离开★★;